查看完整版本: 登高 賞析
頁: [1]

morrishkc7 發表於 2014-9-16 02:22 AM

登高 賞析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深秋,已進入垂暮晚年的杜甫寄寓在四川夔州。 夔府孤城位于大江之濱,兩岸連峰高聳,峭壁崢嶸,古木蒼翠,蓊然森茂。巍峨峭拔、青黑斬削的山体,形如一道堅固的鐵門,緊鎖大江,江水奔騰撞擊,渾灝流轉,氣象森嚴,浩蕩壯觀。重九這天,杜甫帶著老病孤愁登上最高峰,面對這雄渾壯闊的秋江景象,他再也沒有四年前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那樣的回鄉熱情,因為日思夜想的故鄉依然沉陷在兵戈動蕩之中;也沒有開元盛世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樣甜蜜的思親情懷,因為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們正四處漂泊,天涯阻隔。因此,他揮筆寫下這首情思浩淼、汪茫深邃、沉郁蒼涼的詩篇——《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等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首聯描寫登高所見夔州的特有秋景:在夔府孤城的高山之巔,極目四望,只見天空碧藍而高遠,四面都是呼嘯的秋風,肅殺而凄厲,秋風中傳來猿猴的哀鳴,在峽谷中回蕩傳響,仿佛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片衰颯寥落之中。這是描寫遠景、虛景,作者緊緊抓住夔州峽口秋季風急天高氣清,“高猿長吟,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特點,展現一個能涵虛万象的境界,而以“哀”字奠定全詩的情感基調。接著,詩人收回目光,注視叢生著草木被江水四面包圍的洲渚,這是水鳥們的棲息地,要是在風和日麗的春夏季節,江水飽滿,百草豐茂,則見“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的美景,而現在卻是秋風浩蕩,殺氣臨洲,江水枯退,木葉枯黃,一派蕭颯之象。在這樣的天氣中,水鳥不敢高飛,只在近岸的水面上低空盤旋,馬上飛回。這是寫近景、實景。藝术表現上,杜甫以虛實、遠近、大小之境相互映襯,使詩歌境界空曠高遠又具体細致,壯闊涵虛又鮮活明麗,格調悲哀卻並不低沉,情感充沛,莫可名狀。

頷聯繼續描寫夔州秋景,境界雄渾闊大、沉郁悲壯:千山万壑,無邊的樹木,在勁急的秋風中,蕭蕭地漫天飛舞著黃葉,而那望不到頭的長江,無窮的波濤,則在峽谷中滾滾滔滔。詩人仰望茫無邊際的蕭蕭落葉,俯視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更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蕭蕭”狀木葉飄落的情狀,且挾帶著呼嘯的風聲,照應第一句的“風急”;“滾滾”寫波濤洶涌的氣勢,又攜帶著奔騰撞擊的聲響;“無邊”“不盡”著眼于時空,將情境推向闊大,而且使風飄木葉、風激波濤顯得雄渾壯闊,氣勢恢弘。很好地表現了詩人“乾坤万里眼,時序百年心”那種涵容天地包蘊古今的博大胸襟。在情感內涵的深度方面,古人曾說:“喜柔條于芳春,悲木葉于勁秋。”三春麗色、柔葉芬芳能帶給人喜悅的情懷,而素秋高寒,“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卻引發人們亙古難遷的悲秋情結。杜甫很好地繼承了屈原、宋玉以來的感傷主義悲秋傳統,將人生的際遇、時代的悲感融入浩瀚的時空,托寓于無知的草木,其悲哀更加漫衍閎肆,又借無情的江水興發“逝者如斯”的韶光之嘆。透過沉郁悲涼的詩句,顯示了杜詩出神入化的藝术功力。前人贊曰“古今獨步”“句中化境”絕非虛譽。

七律正格一般是前四寫景,后四抒情。承接前面蒼涼闊大的景物,必須有厚重深邃的情感,方能情境渾融。杜甫在這方面為后人樹立了典范,頸聯就抒發了汪洋深邃、千回百折、豐富復雜的悲愁情感。“常作客”指詩人常年在異地他鄉漂泊無定的凄苦生涯,“百年”指有限的人生,此處特稱風燭殘年,“悲秋”點明詩情的主核。“万里”指空間的闊大,照應前面的“無邊”“天高”;“百年”喻人生的短暫,照應前面的“不盡”。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杜陵詩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蓋‘万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羅大經這段話是來說明杜詩中的“層遞”現象,他認為杜甫的這兩句詩中含有八重悲涼的意思,而且是一層遞進一層的。這就是:遠離家鄉、感傷時令、羈旅漂泊、久旅難歸、蒼顏暮齒、衰疾纏身、登臨傷懷、孤獨伶俜之悲。其實,我認為還有一重更深的能包容這所有八重悲的“感傷時世”之悲。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艱難處境,所以無限悲愁纏繞天地,油然而生。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進一聯精警工整的對仗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老杜那顆偉大的心靈跳動著的沉重的情感脈搏。詩人的羈旅愁緒和百年孤獨感,就像落葉與江水,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深情與壯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這一聯厚實蒼勁,沉郁深邃。前人評曰:“雄闊高渾,實大聲宏。”是有見地的,可以看到老杜七律錘煉精純的藝术特色。

末聯一般是詩情的結穴,必須將中間兩聯充分展開的情景交融的意與境兜裹住,並能引起沉思和聯想。老杜追求的結尾是“篇終結混茫”的言盡意遠的審美境界。像他的《詠懷五百字》結尾的“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就以難以收拾的愁情來表現他深重的憂思;再如《佳人》以“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的含蓄蘊藉來引起讀者對佳人命運的遐思與關切;還有如《秋興》(八)的結尾“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以自己的痛苦悲吟形象來展示他愁緒翻騰不息、凄楚慘浪鯨奔的心靈世界。這種通過在結末以詩人自我形象來凝聚詩歌意境的方法,是杜甫詩歌的重要藝术創造。此詩結尾也是這樣的典型:山河破碎,風雨飄零,生活艱難,坎坷酸辛,使兩鬢白發日見增多;而在窮途末路衰病潦倒之中,偏偏又不得不停掉用來澆愁的酒杯。正如《詩藪》所說:“前六句飛揚震動,結尾兩句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益于言外。”看到了詩篇通過刻畫詩人白發霜鬢、護病斷飲的形象,來展現他縈繞纏絡、無法收拾、渾涵迷茫的悲懷愁緒。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杜甫律詩的一些重要特征。首先,杜律具有沉郁頓挫的藝术風格。這根源于杜甫豐富復雜、磨難辛酸的生活閱歷和他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的深重情懷,雄博無涯的胸襟,包容厚重奔迸的情感。當這種情感與壯闊雄奇的景物相遇,就取得“異質同構”的審美對應關系,形成渾融深邃的藝术境界。其次,杜甫在處理情景關系時,充分注意景物的虛實、遠近、大小、表里、形色、聲態等方面的映襯配合,既層次分明又和諧統一;而情感則層遞推進、回旋縈繞、含蓄蘊藉、渾融包裹。情與景相互包含又相互增色,情由景生,景為情設,有天然混成、錯綜交織之妙。第三,杜律錘煉精工,律法森嚴。這首詩采取八句皆對的密實句法,全篇全用實詞。首尾兩聯既對仗又自對,精警嚴整,意象密集,有如秦陵的陶俑方陣,威武庄嚴,氣勢磅礡;中間兩聯在實對中加入疊字,時空交錯,既疏蕩激越又涵虛包融,形成神行流走、跌宕奔騰的奇麗境界。另外,首句末字本應該用仄聲字,卻改用“哀”平,並且押韻,這也是一種奇特的變化,清人沈德潛認為是“格奇而變”。總之,正如胡應麟《詩藪》所言:“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總起看來,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給人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壯;不是消沉而是激勵;不是眼光狹小而是心胸闊大。語言精練,對仗工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是杜甫沉雄勁健、悲壯頓挫的代表作。不愧為“精光万丈,古今七律之冠”的美譽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weiwei000000 發表於 2014-9-19 11:08 AM

哇~很有深度的一篇文章哦!謝謝這位大大的提供哦!

alubaadoph 發表於 2014-9-20 08:33 AM

賞析得很好,用字很準確,形容得貼切,把杜甫特質說出了,一篇很好的賞析文

thefreetime 發表於 2015-1-24 05:33 PM

好詩,這首詩把杜工部的寫詩風格表現得很突出

yukr 發表於 2015-1-24 07:27 PM

謝謝樓主
這是轉載大陸的東西吧?
東西很不錯
但裡面好多簡字和錯字
有空可以校訂修改一下

杜甫此詩聲調悲壯 雄渾闊大
確乎極品
此詩賞析中
最經典的就是古人這句話
"前六句飛揚震動,結尾兩句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益(錯字 是溢)于言外"<br><br><br><br><br><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