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老子》“道”的原型
頁: [1]

AGI1124 發表於 2014-8-13 06:54 PM

《老子》“道”的原型

《老子》“道”的原型 “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是有助於理解《老子》中的“道”的概念的。它指出:在“玄”之外有“玄之又玄”,在“妙”之外有“眾妙之門”。這樣一來,它就對《老子》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作出了呼應。因為在老子的心目中,道是比“無名”更高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玄而又玄,眾妙之門”正是對“道”的表述。關於這個作為“玄”和“眾妙”之根源的“道”,我們同樣可以根據前文建立的認識——上古生命觀和老子哲學同構——來理解,即理解為一個宇宙生成結構的最初動機;而這個結構是和生命過程相對應的:
     道  元氣階段  胚胎階段  萬物階段                                                                                                                                                                                 
  可道  始  無名(常名)  母  有名
  玄而又玄  玄冥  明
  眾妙之門  無欲之妙  有欲之噭
              
下面我們打算結合《老子》一書中對“道”的描寫來證明本圖式的合理性。比如,《老子》以各種描寫反映了“道”的相對性,這便證明“道”可以分為“常道”和“可道”兩個層次。按照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依據上述理解來確認老子“道”概念的本來涵義。這就是說,一旦根據本圖式解釋了以下幾種關係,那麼,我們對《老子》“道”的原型也就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一)關於“道”。《老子》第六十二章說它是“萬物之奧”,第二十五章說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四章則說它“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象帝之先”。這就是說,“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甚至是“紛”、“光”、“塵”的始原。這樣的“道”,既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宇宙的最初元素。為此,本圖式把它置於元氣之先,類比于“玄而又玄”和“眾妙之門”。《老子》第六章又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句話中的“天地根”,和“先天地生”、“帝之先”涵義相同;這句話中的“玄牝之門”,和“玄而又玄,眾妙之門”涵義相同。因此,根據古所謂“陰為牝”、“坤為牝”之說,我們可以拿《老子》之“道”和“玄牝之門”相類比,判斷“道”代表陰陽之氣的相交點,亦即元氣始生未生之點。這是“道”的核心內涵。(二)關於“道”的形象。《老子》第十四章描寫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第二十一章又描寫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就是說,儘管“道”是無形狀、無聲響、無邊界的存在,但它不是絕對的“無”,因為它恍恍惚惚地表達了某種“象”、“物”、“精”、“信”。在人們的經驗中有這種東西嗎?陳鼓應先生認為沒有。他在《老子注釋及評介》第43頁說:“道”“只是一種預設”,“不能從存在的觀點(existential viewpoint)來處理它”。但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按照《老子》的表述,“道”並不脫離現象界,它是恍惚中的“象”和“物”,並且聯繫于“玄牝”這一概念。這種“道”的形象應該理解為受精卵的最初形象;或者如當時人所說,是生命“元氣”將發未發的形象。可見老子是依據上古解剖學的成就來創立“道”概念的。這一概念包含了當時生命觀的“未成形”觀念。(三)關於“道”和“無名”的關係。《老子》第三十二章說:“道常無名。”第四十一章說:“道隱無名。”這意味著“道”概念和“常無名”、“隱無名”是相對應的。按“常”字在《老子》一書中往往用為術語修飾,意味著對某一事物的超越,代表較之更高層次的概念。例如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常名”是對“名”的超越,較之高一個層次;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常德”是對“德”的超越,較之高一個層次;第四十六章“知足之足常足”,“常足”是對“足”的超越,較之高一個層次。因此,“道”具有“常無名”的特性,在宇宙生成結構中高於“無名”、先于“無名”,代表“元氣”(“可道”)和元氣之始(“常道”)。“道隱無名”也是對這種關係的表述,同樣說明老子心目中的“道”生成在“無名”之前。據此,本圖式把宇宙生成結構分為“道”、“元氣”、“無名”、“有名”四段。那麼,這個“道”可不可以就稱作“無”呢?不可以!這不僅因為“道”是生的開始,是一種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存在,絕不是“無”;而且因為在老子哲學中並不存在一個“無”本體。例如《老子》第一章中的“無名”、“無欲”等概念,與“天地之始”相對應,講的是事物之“有”,而非純無。第二章中的“有無相生”,乃和“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並列,表述事物正反兩方面相對待的關係,此事物是現象界的事物。第十一章所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則是講現象事物的有形與無形,及其結合為用。至於第四十章,即人們通常用來說明“無”在“道”先的那段話: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其實還是講現象界的事物關係,因為它是在“道之動”、“道之用”的前提下講“有”和“無”的關係的,亦即把天下種種事物之由有向無的回歸,看作“道之動”、“道之用”的表現。《老子》一書關於“無”的表述,其最高的概念是“無極”,即第二十八章所說的“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但這句話是和“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常德乃足,複歸於樸”等語句並列的,說明“無極”的狀態也就是“嬰兒”和“樸”的狀態,不能等同於“無”。(四)關於“道”和“有名”的關係。這是老子哲學中最重要的關係。人們通常認為《老子》首章的重點是對“道”的言說,以及言說的局限性。這多少有些誤解,因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云云,乃指向“道”和“有名”的對立,而不是“道”和“可道”的對立。通觀《老子》全書,可以說,其中心線索就是論證“有名”對“道”的遮蔽,以及由“有名”向“道”回歸的必要性。這有很多例證。比如《老子》第二章所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第十二章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八章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八十一章所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些篇章中的“美”、“善”、“色”、“音”、“味”、“辯”、“知”和“美言”、“仁義”、“慧智”、“孝慈”、“忠臣”等等,正是“名”的典型表現,代表了對於“道”的某種遮蔽。實際上,老子心目中的“有名”,主要不是說對事物的言說和體認,而是說自名。比如“美”、“善”、“五色”、“五音”、“五味”,既然天下皆知,那麼主體上可以歸為體認;而“辯”、“知”、“美言”、“仁義”、“慧智”、“孝慈”、“忠臣”這些“大偽”,則在主體上屬於自名。面對這兩者,老子的態度是有區別的,即認為自名比體認更為醜惡,認為在有名世界所有混濁邪惡之中,最壞的是對名位的爭奪。這種批評態度,說明他之所以要提出“名”的問題,主要目的並不是討論言說的有限性,而是討論言說的非道德性。另外,由於“道”和“有名”處在本和末這兩個極端,也處在虛靜和混亂這兩個極端,故《老子》對“道”的表述和對“有名”的批評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從“有名”一面看“道”,可以知道“道”是無色、無音、無味,無所謂是非善惡的事物,甚至如第十三章所說是“無身”的事物。而從“道”的一面看“有名”,則可以知道它是反常移性的事物,令人“惡”、“不善”、“目盲”、“耳聾”,是導致“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大偽”。本圖式明確表現了這種對立關係。以上種種,說明我們應該重視老子“道”思想的實踐意義,重視“反者道之動”這一命題。這一命題意味著,在“道”和“有名”之間有若干層次,人們應該循著這些層次向“道”逐漸回歸。《老子》對此作了很多具體表述。除上文所引“複歸於無極”云云之外,其第十六章說過:“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由此可見,老子之“道”既有絕對性也有相對性。前者的表現是以“道”代表“無極”、“虛極”、“靜篤”;後者的表現則有:相對于強代表“弱”,相對於“雄”代表“雌”,相對于“榮”代表“辱”,相對於“器”代表“朴”,相對於“作”代表“複”。這種相對性是通過運動表現出來的,所以第二十五章說“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存在,並說它得名於往復運動的本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在這裡,“逝”和“遠”是說“道”向物的生長,“反”則是說物向“道”的回歸。正是出發於上述實踐目的,老子提出了另一套術語,以描寫與宇宙生成結構相對應的倫理學結構。其理論表述見於第三十八章,雲:“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參考《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云云,我們可以把這一結構繪為下圖:
     道:  玄牝之門     可道(常無為)  無名(無為)  有名(有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仁(為之而無以為)  義(為之而有以為)  禮(為之而莫之以應)
  元氣  天地,胚胎  母  萬物
  一  二  三  萬物
                
此圖上部反映了老子心目中“道”、“上德”、“下德”、“仁”、“義”、“禮”等事物的關係,下部則反映了“道”和“一”、“二”、“三”、“萬物”的關係。在圖式中,“一”和“元氣”是同位概念,“二”和“無名”、“胚胎”是同位概念,“三”和“母”是同位概念。作出這些同位判斷的道理何在呢?請看以下幾條理由:其一,《老子》說“道生一”。關於這個“一”,古人曾解釋為未形之物,例如《莊子•天地》說:“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又解釋為渾沌之氣,例如《論衡•談天》說:“元氣未分,渾沌為一。” 又解釋為“凝聚之始”,例如《文子•九守》引《老子》“一月而膏”注:“膏,脂膏,凝聚之始。”這些解釋說明:老子心目中“生一”的“道”,乃是先於“未形”之生命和未分陰陽之生命的,是先於元氣“凝聚之始”的。而被“道”所生的“一”,則和渾沌狀態相對應,亦即和“元氣”以及“無以為”之“德”相對應。這就是圖式左方所表示的關係。其二,“二”的哲學涵義是兩儀,一方面表現為天地二分,另一方面表現為陰陽二分。《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前文第二節說:三月之“子”為“胚胎”,始分陰陽。可見“二”和“無名”、“胚胎”是同位概念。其三,《老子》說“有名,萬物之母”,又說“三生萬物”。這明確指出了“母”和“三”的對應。老子的看法來源於一個古老觀念,即以“三”為終始的象徵和“生”的象徵。清代汪中《釋三九》一文說:古人素以“三”為“數之極”,把“三”用為虛數,泛指“多”,而把“一”、“二”用為實數。在這裡,“三”實際上代表了某種轉折。這和古人以“三”為“參”(二字通假)的觀念是相通的,意味著“三”是“一”、“二”以外的另一種開始。人類學資料也可以為此提供旁證。丹齊克《數:科學的語言》說:“南非洲的布須曼(Bushmen)族,除了一、二和多之外,再沒有別的數字了。”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則說到: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間,例如在澳大利亞、南美和安達曼群島,“用於數的單獨的名稱只有一和二,間或也有三。超過這幾個數時,土人們就說:‘許多,很多,太多’。要不然他們就說三是二、一;四是二、二;五是二、二、一。”儘管這些民族“語言詞彙非常豐富,數詞卻只有兩個:1和2。3的意思實際上是‘多一個’”。這說明,在人類的數觀念史上,“三”對於“一”、“二”具有變革意義。這應當是《老子》以“三”為萬物之母的深層原因。由此而產生的較為顯著的原因是:早期民族曾經把“三”看作“生”的象徵。例如在中國各民族的神話中,都有“陰陽三合”而生人的傳說。例如突厥語民族傳說其始祖由天、烏麥(行於天人間的司命的上界光明神)、地母組成;滿族神話中的始祖是宇宙三女神,即阿布卡赫赫(天女)、臥勒多媽媽(光明神)和巴那吉額姆(地母);壯族神話譜系中的始母神姆六甲傳說是由旋轉之氣體、三黃神蛋、三界等生出來的。《楚辭•天問》的說法則是:“陰陽三合,何本何化?”《谷梁傳•莊公三年》解釋說:“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可見古人有一個較普遍的看法,即認為“三”代表“生”,包括天之生和母之生。具體來說,作為生養萬物之母的造化,是由陰、陽、沖氣三合而成的。《老子》正是依據這種“三合為母”的思想而創立“三生萬物”之說的。其第四十二章說:“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明確表達了以陰、陽、沖氣為三,認為三者相合而生萬物的觀念。
《老子》六十一章“天下之牝”河上公注:“牝,陰類也。”《太玄•玄攡》“牝牡群貞”范望注:“陰為牝。”《易•坤》“利牝馬之貞”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注:“坤為牝。”
何石彬在《老子之“道”與“有”、“無”關系新探》一文中說:今本《老子》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一句,在郭店楚簡《老子》中作“天下之勿(物)生于又(有),生于亡(無)”。可見“有生于無”的“有”字是后來衍入的,古本《老子》中並不存在一個“有生于無”的命題。見《哲學研究》2005年第7期。本文贊成何文對“道即是無”等觀點的批評,但認為不能不加論證就把郭店楚簡《老子》判為古本的代表;在目前的資料情況下,沒有理由否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表述。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這句話,帛書本無,王弼本、河上公本等作“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即與“下義”的內容相同。馬其昶《老子故》、朱謙之《老子校釋》、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等皆辨其誤,以為當作“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今從之。
T.丹齊克(Tobias Dantzig):《數:科學的語言》,1984年中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頁。
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中譯本175頁、185頁。
參見孟慧英:《烏麥研究》,載《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年第3期;又潘春見:《“花”圖騰信仰與姆六甲神話》,載《廣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m麥瑞克 發表於 2014-8-14 03:01 AM

貼了那麼多
不知版主的感想為何
以我讀過老子的道德經而言
要先搞懂萬物
才能了解相對
也才知自然

party5555 發表於 2014-8-16 01:31 AM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欲曰強名曰道  所以道是沒有形體的!!~

wahmou 發表於 2014-8-17 12:59 PM

道的本體就像宇宙形成的過程,無中生有、有生必有滅循環不息,這個過程是道的本體,其它只是枝節。

beryl412 發表於 2014-8-29 09:49 AM

總是覺得老子沒有給答案,是在解釋/描述現象。<br><br><br><br><br><div></div>

gaexp223580 發表於 2014-8-29 03:19 PM

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
感謝發帖
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
感謝發帖
這好哲學 不像國文

ash1115 發表於 2014-9-1 09:12 PM

嗯,道可道,非常道,個個說的頭頭是道,但卻都非真實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最好的理解就是.....我不知"道"。

slaters 發表於 2014-9-7 10:50 PM

元氣階段/胚胎階段/萬物階段
可道(常無為)無名(無為)有名(有為)
這從無到有的階段 與 老子 從有到無是相反~~~反倒是道教三清的形成是這麼樣的方式
建議別要把老子的"道"與道家或道教三清的形成一是強加在一起, 這容易搞混了~建議可能要真的詳讀道德經之後, 再zoom out看, 風景全然不同~~~

andychuang87 發表於 2014-9-7 11:39 PM

感謝上傳的辛苦,與熱情分享!thank you so much!

zxc449 發表於 2014-9-8 04:12 PM

謝謝樓主熱情分享
令人受益匪淺<br><br><br><br><br><div></div>

Puppet 發表於 2014-9-18 11:45 AM

「道可道,非常道。」
這句話,其實也就是《道德經》的中心思想了吧。
所謂的「道」是沒有辦法用言語表達的,能夠用言語表達的話,就不是「道」。
但對《道德經》也只是粗略了解,真希望有天能夠靜下心,好好看完這本經典 :P

thefreetime 發表於 2015-1-24 04:25 PM

重點在於一句:
道可道  非常道

如果你懂這句的話就差不多了,這是"道"的形體,而道的意思請內詳《老子》全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