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論語真相:孔子及其弟子們以及很多中國成語的內幕
頁: [1]

asd1234gg 發表於 2013-5-30 09:30 AM

論語真相:孔子及其弟子們以及很多中國成語的內幕

本帖最後由 asd1234gg 於 2013-5-30 09:37 AM 編輯

  《論語真相》的目的當然就是還原《論語》的真相。之所以要還原真相是因為至今為止後人對《論語》解讀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神聖化,一個是妖魔化。神聖化把《論語》看成是宗教教義,你隻能猜它為什麼是真理,不敢想它到底是不是真理。這樣萬一它錯了,後麵就是幾億人一起錯。妖魔化則把它看成是垃圾和毒草,你隻能想它為什麼錯,不會想它也有對的成分。這樣萬一它對了,你為了反對它就一定會錯。兩個極端當然都是錯的,都不是事實的真相。真相是《論語》既不是全對,也不是全錯。

  有對有錯是《論語》作為結果的真相,但這還隻是表層的真相。這個結果真相的背後是原因的真相,這是深層的真相。原因的真相是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妖,而是人。《論語》不過是孔子及其弟子們作為人出於自己的立場說的一些言論。解讀《論語》和孔子,一定要把這位古代教師及其古代學生們看成普通人,這樣才有機會讀懂讀準讀對《論語》,才有機會看到《論語》的真相。我不敢說我寫的所有真相都沒有失誤,但是我敢說如果沒有我這樣的把孔聖人看成普通人的立場你就一點接近《論語》真相的機會都沒有。

  普通人有什麼特點呢?會說錯話,會前後矛盾,更重要的是會有自己的利益和私心。所以我在寫《論語真相》的時候,除了用小小的調侃化聖人為凡人外,更重要地是從每一個《論語》故事的背景和情境出發,從《論語》主人公們的個人利益和私心出發,來解讀他們為什麼說那些話和為什麼那麼說。這個方法論也就是從深層真相出發來探究表層真相。《論語》的思想其實不像有些現代思想體係那麼係統,所以《論語》的真相也是點點滴滴的,你必須看完《論語》的每一章或每一個故事,才能匯集出《論語》的全部真相。

  物質條件或物質基礎是《論語真相》方法論的另外一點。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決定意識。《論語》中的很多思想和表達,其實受限於或者取決於當時的物質條件。比如春秋時候沒有階梯教室和擴音器,所以孔子教學通常為小班,而且經常為一對一講授,對於沒有錄音機也沒有筆記本的學生來說,就隻能在課後來回憶老師講的內容,而回憶者的回憶同樣受限於回憶者思維的特點、深度和記憶能力,這樣的準確性、完整性都可能出現問題,結果也必然會損失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孔子的話,甚至會出現無意識的歪曲和誤解。

  《論語》是中國古代經典中的經典,對中國文化影響極大。不知道或誤會了《論語》的真相,就會誤會中國文化,這樣就會產生思想錯誤。進而,在中國文化裏根據對中國文化的誤解出發來行動,就會在行動中失誤,比如在從政的時候,在經商的時候,在打工的時候,在吃喝拉撒睡的時候。所以,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在中國的外國人,了解《論語》及其真相都大大有好處的。

  由於長達2000年的曆代統治者對《論語》的強製性宣貫,《論語》中的大部分話語已經成為漢語中的成語或套話。這樣了解《論語》及其真相就成為每個有文化或希望看起來有文化的中國人的必須。
  【學而第一】
  《論語》是孔子也就是孔老師和他的民辦大學孔子大學簡稱孔大的學生們的言論記錄集,結構性不是很強,分篇規律也不是很強。各篇的標題通常就是該篇文字的前2個字,比如本篇“學而第一”就是《論語》的第一篇,“學而”就是第1篇第1章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的前2個字。另外,現在的習慣是用1.1這樣的方式標記第1篇第1章,以後1.2、1.3等等以此類推。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並且時習,不也愉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真相】
  本章的內容是3個反問句,要想知道本章的內幕真相,我們就需要把它們改成3個特殊疑問句,也就是問3個為什麼,然後去找答案。怎麼找答案呢?一個簡單而又有趣的方法就是玩穿越,假設你穿越到了孔子也就是孔老師生活的春秋時代的魯國,也就是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聖人。你如果總想著聖人是一種比你高一級或N級的動物或植物你是不可能找到真相的,因為最基礎的真相就是聖人是人你也是人,在動物學上你們是同一門綱目科屬種的動物。你要是非堅持你是人聖人不是人,說不定哪個月黑風高天聖人就會穿越來質問你:你丫罵誰呢?

  先看第1個為什麼:時常或按時學習或複習或實習,為什麼會愉悅呢?答案是這個問題與學習壓力有關。你穿越到了春秋時代,你發現那時候的知識體係比現在要簡單得多,沒有數理化沒有外語沒有地理沒有生物沒有絕大多數現在的專業,就那麼點東西卻要反複學習或按時學習,而且不用擔心高考公考擇校考,那麼學習壓力就比較小,壓力小了你自然就會愉悅。

  再看第2個為什麼:有朋友從遠方來,為什麼會快樂呢?答案是這與理財有關。你穿越到了春秋,發現那時雖然沒有春運,但是交通不便,路費也不便宜,路遠就更貴了。你算計了一下,知道去遠方看朋友,費時費錢,見到朋友你就算笑得出來臉上肌肉也會費勁;但是如果朋友從遠方自費而來,你省時省錢,你的快樂就會是發自內心的。

  最後第3個為什麼:別人不知道自己卻並不生氣,為什麼就是君子呢?答案是這涉及到孔老師對“君子”的定義,而這句話本身也可以看成是君子定義的一個方麵。這時候你的穿越要高級一點了,因為起碼你要學會自己下定義,而大多數人在現實中都是按照別人的定義生活的。這句話說明,聖人所謂的“君子”是比較低調的,起碼不是像芙蓉姐姐那樣無論如何一定要出名的人。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父母敬兄長,而喜好犯上的人,很少。不喜好犯上,而喜好造反的人,從來沒有過。君子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道就產生了。孝父母敬兄長,是仁的根本啊!”
  【真相】
  這一章的話是有子說的。有子是孔老師的學生,他的話在《論語》裏作為正麵的話出現,說明這話是符合聖人的主張的,是集體智慧孔聖人思想的一部分。有子說的道理似乎是很自然的:在家裏孝順,在社會上就會尊敬領導;在社會上尊敬領導,當然就不會造反。所以孝敬父兄是“仁”的根本。
  這道理其實是有問題的。孝敬父母是因為父母恩養你;社會上的地位高於你的人並沒有恩養你,你為什麼也一定要孝敬他們呢?所以這推理並不是中立公正的推理,而是某種立場上出發的推理。後麵我們會看到孔老師的思想基本上是從周天子的利益出發的,這個推理也是這樣。站在周天子他們家的立場上,你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像孝敬父母那樣孝敬我周天子一家。如果你的立場和孔老師不一樣也就是和周天子不一樣,聖人的道理當然就不對。

  為什麼孝弟是“仁”的根本呢?很簡單,因為聖人所謂的“仁”是為周天子服務的。周天子統治的根本是什麼,一個是證明他們家統治的合法性,一個是維護他們家的統治。孝弟的比喻可以用來證明這種合法性,因為父母統治你是對的,所以周天子統治你也是對的。孝弟的比喻還可以維護周天子的統治,因為你不能反抗父母,所以你不能反抗周天子。

  所以,本章的真相就是這些話這些比喻不過是從孔老師從維護周天子立場出發的主張,而不是對所有人都正確的真理。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不威嚴;學習使人不固守謬誤;要以忠信為主;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
  【真相】
  “無友不如己者”,也就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句很勢利眼的話出自聖人之口,所以孔老師的粉絲們無不懷疑本章這句很著名的話。作為粉絲,粉絲們當然想方設法為孔子開脫,但是,就算是開脫大師也開脫不了這句有很明顯的證據證明無法開脫的話。
  其實也沒必要開脫。論語裏有很多很功利的實話,這句隻不過比較大的實話而已。

  實話有利有弊,“無友不如己者”也有利有弊。隻與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好處是很明顯的,就是可以利用朋友而不被朋友所利用。缺點則需要推理:如果你孔老師隻與強於自己的人交朋友,那麼他想交的朋友也如此,則人家肯定不跟孔老師交朋友,孔老師也就交不上這位朋友。但這隻是推理,實際情況很可能是這位朋友不知道聖人是勢利眼,或者這位朋友知道聖人是勢利眼但依然大度地與孔老師交朋友。從孔老師混社會的曆史記錄看,後一種可能性是很大的,而前一種可能性隻要孔子把自己的想法潛伏起來就不成問題了。聖人的潛伏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論語》是聖人死後才發表的,所以也不影響潛伏。隻是苦了孔老師的徒子徒孫們,因為《論語》的發表意味著文藝界都知道他們是或可能是勢利眼,恐怕這才是他們想方設法篡改改編這句話的主要動機吧?

  本章的其它幾句話也都是常識。只不過是不會有爭議的常識。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
  曾子說:“慎重送終,追念遠祖,民眾的德行就歸於淳厚了。”
  【真相】
  重視上一輩的葬禮和追念祖先就可以導致民德淳厚,你覺得曾子這個說法奇怪嗎?其實,這隻是一個民德淳厚的定義問題。隻要把淳厚定義為穩固上下等級關係,這個說法就可以說得通了。
  本章的疑問在於“慎終追遠”的主體是誰。綜合上下文和文獻,我們可以認為,主體是統治者(禮記:“修宗廟,敬祀事,教民追孝也。”),或者至少也是統治者一夥的人(禮記:“君子曰終,小人曰死”)。這樣一來,我們發現,本章內容並不像粉絲和粉飾者們所認為的那樣,說明孔門重視德行,而是證明統治者的德行不過是手段,是教化民眾淳厚以維護統治者統治的手段。再說明白點兒,就是長輩和祖宗也是被利用的手段,雖然他們表麵上得到了葬禮和追念。

  所謂道德,其實目的都很功利。提倡某一種道德的人,或者是因為這道德對他有利,這是很自然的事;或者是因為他傻,非要提倡對別人有利的道德。

  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到一個國家,必然會聽聞這個國家的政事。是求得呢,還是人家主動告訴的呢?”子貢說:“夫子是因為溫順、善良、恭敬、節儉、謙讓得到的。夫子的求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真相】
  搜集政治情報的方法有很多,本章講述了孔老師的方法:溫良恭儉讓。
  在國外溫良恭儉讓有利於得到情報這一點沒有疑問。在國外又沒有執法權可以刑訊逼供,當然隻好用溫柔的方法了。在歐洲賣工藝品的市場上你會發現,在國內很蠻橫的官員在那邊侃價時都是很溫柔的。
  有疑問的是:為什麼別人的提問方法會“異乎”也就是和孔老師不一樣呢?為什麼春秋的時候大家出國訪問時問點什麼事都很野蠻呢?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因為文化轉型。孔老師組團出國的時候,禮壞樂崩,文革結束不久,剛剛改革開放,舊的文化被破壞了,新的文化還沒有建立起來,五講四美還沒有蔚然成風,大家普遍不太講禮貌,問問題時也就比較粗野。所以,孔老師的溫柔就很鶴立雞群,他的情報搜集工作就卓有成效。

  如果大家都溫良恭儉讓,你就得想新招了。或者更溫,或者野蠻。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
  孔子說:“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誌向;父親死後,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改變父親的道路,可以稱為孝了。”
  【真相】
  本章下了一個孝的定義:父親在的時候誌向要和父親保持一致,父親不在了3年之內的行為要和父親活著的時候保持一致。
  每個人都可以針對某一個概念下自己的定義,聖人當然更可以。分析這個定義,我們有2個疑問。

  一是定義為什麼是三年有期而不是十年有期或者無期。這裏麵其實有一個可操作性的問題。春秋的時候由於沒有戶口問題護照問題,所以移民找工作比現在一點不少。父親死了你要跟著觀察他3年來判斷其是否孝,這對於觀者其實就是一個三年有期徒刑。那時候雖然不講什麼人道主義,但是要讓觀者盯5年10年甚至無期,也的確太不人道了,不可操作,或者操作的成本太高。

  二是如果父親的道是不好的道怎麼辦呢?比如父親是黑道的,難道也一定要在父親死後混3年黑道?粉絲們對此打了不少馬虎眼,什麼孔老師說的道必然是白道啊,什麼即使是黑道孝子也不忍啊,七嘴八舌的反而把水攪得很渾。其實這個很好解釋,中國古人和古希臘人比較起來,其中一個特點是邏輯推理的平均嚴密水平要低一些。說白了,孔老師說這話時根本就沒有考慮還會有人跟他較真說要是那個“道”是黑道如何。《論語》裏其它地方有漏洞的地方還有很多,你就大大方方承認有漏洞就好了,為什麼要千瘡百補弄巧成拙呢?

  原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先王的道路,以此為美;小事大事都走這條路。有的時候也不可行,知道和諧就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真相】
  本章有前後2層意思,這是很明確的。雖然“小大由之”斷在前麵還是後麵,還有些小分歧,不過不影響總體意思。
  如果說有疑問,就是為什麼禮以“和為貴”,但是“禮節之”卻是更重要的原則,也就是說“禮”比“和”更重要。其實,這完全是一個利弊和立場的問題。對於孔老師來說,無論是談“禮”還是談“和”,目的都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說立場都是在統治者那裏。“禮”的目的是秩序,秩序需要等級製度,等級製度太冷酷了,下級的人就會離心離德(“禮勝則離”),給上級進貢就會心不甘情不願甚至往點心裏麵吐口水,所以要“和”。但是“和”又不能過分(“樂勝則流”),過分了就分不出上下尊卑,下級就會幹脆不給上級進貢了。二者比起來,哪個更重要呢?當然是“禮”比“和”更重要,因為“禮”過分了無非是吃些口水,“和”過分了就可能幹脆沒飯吃了。

  所以,《論語》說“禮”比“和”更重要是因為站在統治者的立場;如果在在老百姓的立場,甚至就不是“和”更重要的問題,而可能是“禮”本身就應該摧毀的問題。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
  子貢說:“如果能廣施給民眾而且能救助民眾,怎麼樣?可以稱作仁嗎?”孔子說:“怎麼限於仁,必定是聖了!堯舜大概還對此為難!仁者,自己想立而立別人,自己想達而達別人。能就近舉例,可以說是仁的方法啊。”
  【真相】
  本章的文字略多,意思也似乎有些複雜,前人的很多解讀隻是增加了疑惑。但其實,隻要把背景放到孔大,故事就比較容易理解;而故事裏的理論當然需要逐條理解。
  先說故事。我們知道孔大的最高學位是“仁”,仁字證書很難拿到,前麵孔老師就曾一口氣斃了好幾個水平很高的學生。現在子貢又來試探,問“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算不算“仁”。孔老師說,這早就超過“仁”而到達“聖”了,也就是博士後了,這是連堯和舜都不一定達的到的。咱們孔大根本就沒有這個學位,子貢你還是老老實實想點力所能及的,爭取拿到“仁”吧。
  再看理論。第1個理論是關於“仁”和“聖”的。“仁”在《論語》體係裏幾乎是最高位置,但是還有“聖”在上麵。那麼“仁”和“聖”的區別是什麼呢?從本章文字來看,“仁”基本屬於個人修養,或者是從個人出發;而“聖”則是博施於民眾的社會行為,這當然就需要權力和錢力。堯舜為什麼也達不到“聖”呢?他們在思想上達到了“仁”,權力也有,應該不是太摳門,而是錢力不足的緣故。錢力足了就會“聖”嗎?看看一部中國曆史就知道當然不會,皇帝再有錢再滿口孔孟也不會的。

  第2個理論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推己及人。這說明孔老師多少講一點理,就是他要求別人的起碼是他自己也想的。比孔老師更不講理的就是強盜和統治者了,他們自己不想被搶卻搶別人。但是聖人講理也有限,因為他自己想的可能隻是對他自己或他的周天子有利的,這樣的道理有很大的漏洞。比如周天子要強拆老百姓的房子,孔老師當然就會也這麼想,推己及人的話,就會覺得別人也應該這麼想,這就不講理了。

  第3個理論是“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這是普世的理論,凡事不管是做還是說,都從身邊的事情開始,不僅方便,而且切實。孔老師在這裏對子貢講這個理論很有針對性,因為子貢一開始提出的是超高難度的“聖”,孔老師讓子貢別那麼好高騖遠先從身邊小事做起達到 “仁”。

  “事”:有人說同“倳”,意為“置”。但“倳”一般做插入的意思,不是太符合。但查辭源“事”不過“事情/職務/從事/侍奉/事故/事物”等幾個意思,都不太符合。這裏從眾暫譯為“限於”。
  “己欲立人而立人”2句有2解,一解是“己欲立人”是“立人”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自己“立”然後再“立”別人;另一解是自己“立”和“立”別人並列且同時。這裏暫模糊。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譯文:
  孔子說:“傳述而不創作,相信並喜好古代,私下自比我的老彭。”

  【真相】
  春秋戰國時,中央集權尚未形成,周天子不太集權的統治也開始分崩瓦解,是中國古代文化最為自由昌盛的時候,所謂百家爭鳴就產生於這個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孔老師作為百家中比較主流的一家,卻因循於古,其意義和後來歐洲文藝複興的援引古希臘羅馬不同,因為並不是借古創新,而是絕對守舊。孔老師是否百分之百沒有創新,由於資料的限製,不是很好考證。但是大致上“述而不作”是公認的,也就是隻敘述以前的概念和理論,自己並不另外創新。

  有人把聖人的“述而不作”和現在的山寨抄襲相提並論,但其實它們還是不同的。首先孔老師是為了周天子的利益而不是為了自己掙錢,這不同於山寨們的唯利是圖。其次聖人引用古人而不是抄襲,他並不侵犯古人的品牌而是保護這些品牌,這當然不同於山寨們把Sony改為Somy。最後孔老師因循的古人都是幾百年前的,專利早已過了保護期;而山寨們則恨不能下午抄襲別人上午的創作。當然,不創新是二者的共同點。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吳方城 發表於 2013-6-26 07:20 PM

有些時候古文簡短過了頭
大家不了解當時的情形
容易穿鑿附會
真相?......看你哪天能穿越囉

chantaklong 發表於 2013-8-15 11:58 PM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chantaklong 發表於 2013-8-16 12:41 AM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31:}

gm73739 發表於 2015-12-13 05:55 PM

讀古文原本就應該要考量當時的環境背景才能比較正確的理解他們的想法
但是實務上又做不到 才會一部經書有好幾種解釋啊<br><br><br><br><br><div></div>

vcr63217 發表於 2016-1-6 11:05 AM

書是死的,道理是活的。
端看你應用當下的人事時地物而不同。
千萬不要死讀書,把大家都綁死了。

三浦狐文 發表於 2016-1-8 10:27 PM

並不是刻意改變傳統的解答就肯定是好的解答……

小孔明 發表於 2016-1-9 12:35 AM

很多都是靠自己想像出來。
古文有抄寫誤解、有穿鑿附會之說

linshin 發表於 2016-1-11 10:03 PM

要針對單則言論作其他解讀並不難,但是要讓這些言論形成一個系統性,不會相互矛盾或顯得破碎,才是工夫。

gckhai 發表於 2016-1-13 12:52 AM

對於論語一說... 真相為何不重要,因為已經死無對證,無可審核
只能看解譯者的境界,解出的意思不一樣
目前讀過最對味的,仍是 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一書。<br><br><br><br><br><div></div>

hidewang 發表於 2016-1-14 11:39 AM

感謝網大分享~~這篇文章可供參考閱覽~~

qaz42138 發表於 2016-1-14 02:37 PM

該說"長知識了呢"嗎XD
不過也挺有道理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