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時間之書:二十四節氣,與萬物作息同步的大地時間][余世存]
頁: [1]

a158tw 發表於 2018-11-26 12:10 AM

[人文][時間之書:二十四節氣,與萬物作息同步的大地時間][余世存]

本帖最後由 a158tw 於 2018-11-26 12:12 AM 編輯


【書本類型】:人文
【書名】:時間之書:二十四節氣,與萬物作息同步的大地時間
【作者】:余世存
【內容】: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步履混亂,
也許這就是你該看的一本書。

這是一部你可以按時逐月閱讀,
反覆讀上一年又一年的時間之書。

  「這是我最好看的一本書。」
  「我寫二十四節氣,就是在寫中國的『時間簡史』、『存在與時間』和古典中國人雕刻過的時光。」──余世存

  當代中國最富思想衝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

  讓我們離開鐘錶的機械時光,
  回到與萬物同步的大地時間,
  感受宇宙的節拍,與萬物共舞。

  古人把五天稱為「微」,把十五天稱為「著」,五天又稱為一「候」,十五天則是一「節氣」。觀微知著、觀候知節,向外,是對大自然變化觀察的經驗累積,向內,則是自我安身立命的參照,於是形成了節氣文化。

  本書對節氣時間的書寫立體而生動。除了從天文、農作,物候、養生,歷史、習俗、文學、詩歌等不同角度切入外,更大膽從《易經》的宏觀視野,探討先民在剝而復始、往復循環的大時間觀念下,所發展出來順天應時的人生智慧、人格體悟以及生活實踐。

  每個節氣所呈現的變與不變,均有太多豐富的意涵可供我們挖掘咀嚼,可以全方位的作為現代生活的參照與反思,因此,本書除了介紹中國古典時間概念之生活美學外,也重新探索節氣的現代意義。

【讀後感想】:

  唐.韋應物《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黃河以南地區居民對二十四節氣變化與生活習習相關,夏朝冬至月後第二個月為正月,「小寒」應該是一年第一個節氣,民國袁世凱改行西元,「立春」呼應農曆春節正月為一年第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也跟易經內容相應,記載寒來暑往氣溫變化,反應物候現象及降水量,對以農立國從事農事活動的農民有極大幫助,文人雅客詩詞創作也不在少數,在封建時期,農民知識水平未如現在普及,如果沒有靠二十四節氣記載,
農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息於聆缶之樂。這也是集權者給農民思辨,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農民能豐衣食足自然不會想要叛亂。

  宋.陸遊《時雨》:「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宋.蘇泂《長江二首》:「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透過詩人眼中看農家生活作習,農民是最容易滿足,同是也是最大族群,假設少了農民階級稅收,國庫銀兩不足,該檢討永遠是上位者。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m麥瑞克 發表於 2018-11-26 12:18 AM

二十四節氣
這現在只在農民曆上看到
現在農業已是科技化
漸漸沒人在提倡並遵守老祖宗對於氣候氣溫的變化
加以導入耕種栽植
當溫室效應氣候變遷
日後必定是糧食戰爭

urstillone 發表於 2019-1-20 02:17 AM

標題其實也說明了蠻多事情
節氣確實是一種時間的標的
但這種時間性卻是循環往復的
不是線性的向前
而是來回不斷循環的過程
是值得思考這樣的時間觀啊

a158tw 發表於 2019-1-20 04:22 PM

本帖最後由 a158tw 於 2019-1-20 04:23 PM 編輯

m麥瑞克 發表於 2018-11-26 12:18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十四節氣
這現在只在農民曆上看到
現在農業已是科技化

現在社會工作形態已不再依賴農業為生,
由農業轉為工業在轉向商業的工作生活,
不在像農業時期那麼重要必須靠節氣生活,
二十四節氣它在人們心中已是一種既定民俗文化,
它像一種概念化形成,
就像簡潔意美文字會想到詩詞文言,
四季流轉變化想到節氣。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158tw 發表於 2019-1-20 05:29 PM

urstillone 發表於 2019-1-20 02:17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標題其實也說明了蠻多事情
節氣確實是一種時間的標的
但這種時間性卻是循環往復的


時間就像一首歌,節氣是賦予它的詩詞,
四季聲音是它的和弦,奏出永恆交響曲,
風在唱著一首歌,我在輕輕和,
我的歌聲托風帶走,陪妳在夢中,
這便是文化之美,智慧結晶值得傳鎮不墜。...<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風絕子 發表於 2019-1-20 10:08 PM

讀這本書雖然算是冷知識的學習,但也是了解古人的智慧和了解時氣來由

阿小失 發表於 2019-2-17 08:43 AM

現在的人,已經不太重視這些時節點了!因為,現在的人已把環境破壞的太嚴重了,有些氣溫轉季之間,似乎變得沒有古時那麼精準了!

a158tw 發表於 2019-2-17 11:00 AM

本帖最後由 a158tw 於 2019-2-17 11:03 AM 編輯

阿小失 發表於 2019-2-17 08:43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現在的人,已經不太重視這些時節點了!因為,現在的人已把環境破壞的太嚴重了,有些氣溫轉季之間,似乎變得 ...
天地循環四時流轉,
有風有雨有雷電地震,
這是自然能量釋放,
就像人吃五穀雜糧,
難免會有情緒起伏,
有時爆怒有時哭泣,
發洩過後一切恢復平靜。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skyperor 發表於 2019-3-6 07:45 PM

現在的環境被破壞了,有些氣候轉換,變得沒有從前那麼準了!

a158tw 發表於 2019-3-7 11:38 PM

本帖最後由 a158tw 於 2019-3-10 01:17 PM 編輯

skyperor 發表於 2019-3-6 07:45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現在的環境被破壞了,有些氣候轉換,變得沒有從前那麼準了!
或許把時間拉長10、20年平均值來看節氣,
大自然四季循環有一定累積和釋放,
古時文人也累積一兩世紀觀察得出結論,
形成現在看到二十四節氣,
以這最近這兩三年,個人覺得是有算準地喲~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mh2 發表於 2019-3-10 03:58 PM

中國古代的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結合日月的運行位置,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師法自然.生於自然

a158tw 發表於 2019-3-10 11:05 PM

mh2 發表於 2019-3-10 03:58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國古代的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結合日月的運行位置,把一年平分 ...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6年11月30日正式決議,
將中華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行的「二十四節氣」,
列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又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在享受先人智慧結晶的同時,豈不與有榮焉!
雖然這幾年聖嬰現象,讓氣候變遷不穩,
讓節氣時令當下氣候有所出入,
而自然界能量吸收和釋放又豈是人類一生(八十歲)知識能完全理解和掌握。...<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