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釋放與束縛都是為了愛——讀王朔《我是你爸爸》
頁: [1]

linshin 發表於 2016-6-8 09:57 AM

釋放與束縛都是為了愛——讀王朔《我是你爸爸》

釋放與束縛都是為了愛——讀王朔《我是你爸爸》

從小我們都很難理解父親這一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尤其是情感層面,因為他們總是在「執法」的時候出現,平日少苟言笑,亦不哭鬧。華人世界裡的父親似乎必須有那麼點「ㄍㄧㄥ」,才能維持其作為一位肩挑家庭大任的威嚴角色,當他發號施令的時候,形象才具備統一性。當然,這統一性當然也有許多好處,例如,一貫板著臉,所以家中所有人不敢來煩擾他:不輕易發笑,也就省去了被他人猜中心情時某種遭識破的窘迫感,這一切對於強大自尊的鞏固是相當必要的,因為他是父親。

只是,我們都明白父親也是人,自然要有七情六欲,有欲有求就不能無動於衷,對於事情百態怎麼可能無有波瀾?他的冷面不過是處理愛欲的另一種策略。因為父親先生於世,所以父親必然是孩子知識的領導者,因為孩子出自於父親的血肉,所以,父親必然疼愛無邊,當教導出於疼愛,而規範為教導之必要時,限制就必然出現。一般來說如果父親教導的原則與行為並無相違的時候,也就還好,但如果不能天衣無縫的配合,一旦父子間有所嫌隙的時候,就難以不成為喪失權威的重要爆發點。例如:父親教育我們抽煙有害健康,可是父親在外卻應酬抽煙;父親限制我們騎乘機車,自己為了方便卻天天使用;更嚴重的還有父親自己即將是黨的退休主席,卻阻礙兒子選黨代表,並對於支持的候選人與他不同而發怒,明顯連政治意識的相左都想納入威權控制,這一切的一切看在我們眼裡,難免有「愛面子、沙文主義、霸道」之嫌疑,可是你問他為什麼要管這些,他的回答就會只有一個:「為你好」。

為了愛,這種回答我們從小到大恐怕聽了不下千百次,噓寒問暖為了愛、強逼吞藥為了愛,可是當命令做家事也為了愛,不准出去逛街也為了愛時,我們很難不覺得,這動機的一元化越來越像「公子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般可笑。在《我是你爸爸》這本小說中,父親馬林生為了管教兒子馬銳,執行傳統的命令與限制模式,當馬銳在學校與老師有所摩擦時,父親採取的是責備孩子示眾,不分是非的息事寧人作法,這就不僅僅是為了愛一句話可以解釋,這當中面子、社會形式相關的考慮成為重點,孩子的感受與是非反而被犧牲掉了。小說刻意安排馬銳的沈默冰冷抗議使父子間的相處模式被迫從傳統模式轉到西方的朋友模式,又因為不能適應,導致懷疑與反覆,最後又回更惡劣的傳統模式,這當中的轉折,讓父親對於孩子那種責之懼其太過,愛之又怕不足的失據心態微妙呈現,也讓孩子對於原則與例外,接受與抗拒的面對心態具體還魂。

小說中最後的父子分合,與監護權判定過程中法院人員與馬銳的對話令人記憶深刻,孩子對於母愛與父權的抉擇原因作者或許沒有交代得很清楚,不過,兒子對於父親在管教上的矛盾心理與兩難委屈倒是有相當的體會,父親懼怕失去孩子,孩子能體會父親的心情,這般難得的契合十分令人動容,畢竟所有父母百般限制與犧牲儘管包雜難免的雜質諸如:自尊、面子、方便,最大成分還是愛,而其想望的不過就是一份知曉,父子最後相知使小說格外動人。這本書很成功的刻畫了中國父子關係的矛盾、糾葛,卻一點都不說教,劇情安排得十分引人入勝,是難得清爽又富營養的純文學長篇小說。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